半岛体育 bandaotiyu 分类>>
47年前中国还很贫弱老布什却说:我看到世界的未来在北京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百家乐棋牌返水最高平台 2025最新1971年,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老布什被美国总统尼克松任命为驻联合国代表。当时,老布什的同僚并不看好他出任这一职务,因为那时的他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还一窍不通,干不好的话就意味着得不到选民的选票。不过,老布什却有一个杀手锏,超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他十分擅长与人打交道,热衷于结交各种国际友人,各国领袖、准领袖、特使、外交部长等都是他结识的对象。
每当在联合国大楼走廊里遇到各国大使时,老布什就上前去打招呼:你最近好吗?、你的祖国最近还好吗?、你觉得美国怎么样?在日常寒暄中,他和许多国家的大使都打得火热。他还有一个十分走心的举动,写感谢信,那些收到过他的感谢信的人自然而然也会对他有不少好感。
不过,老布什寒暄的对象可不包括中国大使,而且他和其他国家大使走得近的原因之一,其实对中国来说十分不友好,因为老布什驻联合国代表的一项工作就是:代表美国阻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老布什要拉拢其他国家对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地位这一议案投反对票。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周恩来便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及联合国大会主席,指出:反对派政府代表已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的与事实的根据,并要求立即取消中国国民政府代表团继续代表中国人民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权利。不过,因美国的阻挠,一切都变得不容易了。
早在1950年2月,中国政府就有一项决议,愿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如果是联合国会员国,必须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中唯一合法代表。然而,美国就一直在搞破坏。60年代时,第三世界国家纷纷独立并加入联合国,美国慌了,炮制了任何主张恢复中国代表权的问题需有效票三分之二多数才能通过的提案。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身陷越战泥潭,又被苏联反守为攻的美国逐渐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1971年7月,尼克松就派基辛格秘密访华,打破了中美冰冷的关系。基辛格中国之行也传达了尼克松的意思:美国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美国的用意很明显,想搞两个中国。周总理听后,强烈批驳。
1971年10月25日,这是中国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两国缺席的压倒性票数,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的提案。这个提案的通过,也就意味着中华民国退出了联合国的舞台。
当时代表美国投反对票的老布什陷入了沉思,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会场上的许多国家代表都非常高兴,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那时的他就很好奇为什么贫弱的中国能得到如此多国家的认可?
基辛格秘密访华、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即将访华......一系列与中国的事件,也让老布什渐渐明白了什么。作为尼克松总统的忠实支持者,老布什很快便调整了心态,准备好重新了解中国。
1971年11月15日上午,中国代表团将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老布什早就打听好了这一消息,早早地到了,他在楼梯口附近,跟人随便聊着天,但眼睛却时不时地偷瞄着某个地方,直到看到中国代表团的代表乔冠华出现后,他就立即上前去握手表示祝贺,说着套近乎的话,似乎忘了之前他是如何拉拢他国一起反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一事的。
水门事件爆发后,尼克松总统也于1974年8月引咎辞职,福特上台。作为尼克松的铁杆粉丝,老布什很失望,同时,他自己也被卷入到漩涡中心,华盛顿的政治游戏让他身心疲惫,他只想逃得远远的。
福特总统有意让老布什去英国或法国做大使,而老布什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去中国北京。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虽然中美关系有所改善,但并没有正式建交,美国只在北京设立了一个驻华联络处,联络处的级别低于使馆,最高职位是主任。所有人都觉得老布什到北京的这一决定是自毁前程,媒体还说他是政治上的失败者。
在一众反对声音之下,老布什依旧坚持选择去中国。福特总统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老布什说:我看到世界的未来在北京。福特很惊讶,这并不奇怪,当时中国很贫弱,可没有人能意识到中国强大的力量。而老布什在驻联合国代表时,他就已经有了这种强烈的意识:世界的未来在北京。
在启程去中国前,老布什想了解一些有关中美关系的文件,不过当时的国务卿基辛格认为自己才是对华领域的核心人物,老布什要想去触碰自己的领域,还不够格。而老布什的家人更是叮嘱他,在中国要注意安全。
1974年10月21日,老布什带着自己的妻子芭芭拉住进了位于建国门外国使馆区的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官邸。他们到北京后不久,当时作为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及夫人章含之邀请了老布什夫妇到家做客。这对老布什来讲,算是身在异国的一抹温暖。
在老布什到北京前,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是戴维.布鲁斯,他深知中美关系的复杂,于是成了一个非常低调、不喜应酬、万不得已不和中国官员直接碰面的外交家。布鲁斯在北京两年,没交到一个私人朋友。
而老布什与布鲁斯完全不一样,一到北京就迫切地了解这个他认为是世界未来的地方。虽然有语言、意识形态等隔阂,但别忘了,老布什可是一个社交能力十分强的人。
最开始,老布什外出会坐着他的克莱勒斯轿车,不过他发现和这座城市有点格格不入,没法深入了解到北京。于是,一个月后,老布什夫妇出行就弃了轿车,而骑上了北京满大街都在骑的自行车。这一个举动拉近了他们和北京市民的距离,他们经常骑着自行车从日坛使馆区到故宫再到鼓楼,或者是从使馆区到琉璃厂,一路上可见练太极的、公园里散步的、买菜的人。他清楚北京的人和世界其它地方的人一样,热爱生活,充满好奇,并不是之前传闻的那般可怕。
为了更好地适应北京生活,老布什夫妇还会学习中文。他们学汉语的方法跟我们初学英语的方法类似,将汉字用英文发音标注,再一步步了解汉语。
从老布什学习中文的笔记里可以发现一些拼写错误,比如照片的拼音,他写的是chàopiàn。不过那时他已经50岁了,学习汉语还如此认真,如果他不是真的对北京、对中国感兴趣,也不至于如此努力。
除此之外,老布什还会约见他国驻华大使见面,打破意识形态壁垒,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驻华大使交往。他还很喜欢去国际俱乐部打球,其实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从他国人中了解中国。
而老布什的夫人芭芭拉女士,却痴迷于中国的艺术、绘画、建筑,还有美食,她就曾跟着中国大厨学习过中餐,希望做给自己的家人们吃。夫妇俩最喜欢的中国美食便是北京烤鸭。
在北京,老布什也算彻底走出了水门事件给他带来的阴霾,重新点燃了他的外交热情。
在肯尼迪执政后期,因美国党派意见不统一,刚回暖的中美关系不似之前那般热烈了。基辛格就曾指示老布什要减少活动。
不过老布什可没有那么听基辛格的话,没过几天就去参加了阿尔及利亚和苏联驻北京大使的宴请活动。
老布什还计划在7月4日,即美国独立日这天开一个招待会,不过他的上级没给他拨活动经费,作为富豪的他也不差那几个钱,自掏腰包筹办了活动,活动当天参加者就高达500人。
老布什还曾请示自己的上级,邀请一些美国议员访华,然而受到了指责。他也很硬气地回了一封信,强调那些医院是他的朋友,他要朋友来看自己,来看中国是很有益的。
早在老布什刚到北京不久,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于1974年11月访华,而老布什作为美国驻中国的代表,也参与了基辛格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1975年10月,基辛格再次访华时,老布什见到了时任国家副总理的,也有幸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和基辛格谈得差不多时,对一边的老布什说:这位大使处境窘迫,为什么不到我这里来作客?
毛主席和蔼道:噢,我不忙,我不管内政,我只看国际新闻。你应该来我这里作客。
老布什受宠若惊,有过想要再次拜见毛主席的想法,不过他身边的人却说那不过是毛主席的客套话,外交辞令,让他别当真。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后,老布什夫妇再次访华时说起了毛主席邀他作客一事,那位官员对老布什说:你应该按你吃的本能行事。我可以肯定地说,除非是出于真心,主席绝不会发出这样的一种邀请的。
在1975年的秋天,老布什来北京工作刚刚一年,便收到了一封华盛顿的急报,那是国务卿基辛格发来的,将提名老布什担任新的中央情报局局长。一时间老布什是间谍的传言到处都是。
老布什是很在乎他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的,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就在此时,邀请老布什夫妇,为他们举办了一场送别宴会。
宴会上,似乎也明了老布什的心情,友善地对他说:中国将永远欢迎你,即使你作为中情局局长。
离开中国后的老布什,曾多次访问中国,感受着中国的变化。80年代中期,中美关系发展平稳的时期,老布什时任里根政府的副总统一职。1985年到1988年连续四年,在圣诞节这一重要节日,他带着夫人芭芭拉及子女到当时的中国驻美大使韩叙的官邸,和这位中国外交官一起过节。
老布什夫妇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情感。芭芭拉女士曾说过:假如问我同布什婚姻生活中最愉快的时光,那就是派驻北京的那些日子......那时我们经常游览北京的各处名胜,真是快活极了。而布什也曾说过:芭芭拉和我永远珍惜在中国的那些日子,我们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
1988年,老布什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他就任总统后打破了历任总统首次出访西欧国家的惯例,于1989年2月25日到27日访问中国,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北京街头成群结队的人欢迎他们,老布什也很亲切地向中国人民挥手,并走出车门和群众握手,他用中文说:真高兴再见到你们!
这是老布什作为美国总统第一次访华。走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去迎接,对老布什说:非常感谢你,而且因为我们是很久的好朋友。
老布什在1992年的总统竞选中输给了克林顿,从此过上了退休生活,他并没有因此而淡出历史舞台,反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到中美关系中,他利用自己在商界和政界的影响力,在各种场合呼吁重视中美关系。他几乎每年都会来中国一次,置身其中感受中国的变化。
从1971年作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时起,老布什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47年前,中国还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可是老布什眼光独到,十分看好中国的未来。从他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到他逝世的40几年间,他亲眼目睹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证明了他47年前说的话:我看到世界的未来在北京。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也看到了祖国不断地繁荣昌盛,国家发展的步伐带动着每个小家的幸福。中华儿女生活在最好的年代,我们坚信:世界的未来在中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